近年來,郎溪縣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,持續推進群眾幸福感、獲得感提升。
完善制度、強化保障。制發《郎溪縣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年”行動方案》,以“十整治五提升”為工作載體和抓手,堅持問題導向,全面開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、市容市貌改善、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提升、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健全、長效管理水平提高等各項工作。強化力量配備,建立縣領導聯系社區網格制度,進一步調整充實了網格包保單位力量,將該縣98個單位劃片包保。結合樓棟長制度,制定樓棟長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及文明創建網格包保責任相關機制,選配1784名在職黨員干部職工擔任樓棟長。
加快建設、完善功能。完成城區47個桿線點位整治。完成吉原市場改造、大巖路農貿市場新建工程等。圍繞好人之城、“茶鄉畫‘郎’、‘溪’引八方”、紅色文化、非遺傳承等,依托整治好的背街小巷,建成“憶川巷”等10條文化巷。全面梳理城市空地土地性質、出讓計劃、目前現狀等,實現一地一策,將環境臟亂、無人管理的29個閑置地塊“轉型”為城市花海和綠地。
加強管理、濃厚氛圍。堅持創建為民、創建靠民的工作理念,從群眾關心關注的“空中蛛網”“牛皮癬”等小事做起,開展街面動態問題集中整治、城區環境臟亂差集中整治、文明交通整治、小菜地整治等“十大行動”,解決“老問題”540余個。持續加強對流動攤點、占道經營、市場及學校周邊的管控力度,開展城區小服裝廠亂堆放等亂象整治行動。開展文明交通管理,去年累計查處非機動車、行人交通違法行為2.75萬起,機動車違法停車1.58萬起、不禮讓行人1182起,壓實線變道953起,拖移亂停亂放機動車1553輛次。完善執法聯動機制,今年以來,組織開展綜合執法行動40余次,通過聯合執法進小區、進市場行動,不斷加強亂停放、亂堆放、亂搭建等亂象整治。
城鄉一體、優化環境。開展城市小區環境集中整治,針對小區內樓棟亂堆放、毀綠種菜等突出問題,進行全面整治。選取祥和小區、幸福佳苑小區等安置小區進行試點推進,全面改善小區內綠化等基礎設施。開展“點線面”集中整治,點上以各鎮政府駐地、87個中心村為重點,線上以“兩路一場”、國省縣道特別是城區到集鎮道路、新老郎川河沿線為重點,建成凌笪羅市、十字新和等35個省級美麗鄉村,打造出滬皖大道文明創建示范廊道等3條風景線。 (宣城日報 劉暢 余克儉)